東汽生產恢復進行時
2008-06-16 16:09 來源:互聯網
東汽風電事業部的廠房里,機器的轟鳴聲不斷,工人正在操作臺前各司其職,一派繁忙的景象。風電事業部是東汽震后第一個恢復生產且配套產出的部門,震后截至5月25日,風電設備的發貨量是25臺,價值2億多元。從風電事業部5月18日恢復生產開始至今,東汽德陽分部已全面恢復生產,速度驚人。東汽強大的責任心在這一時刻得以彰顯。
風電設備的產能也受到此次災害的影響。有20%的風機配套件在漢旺和綿竹生產,40%的鋼板件被埋在了廢墟里。據東汽風電事業部總經理張生平介紹,5月份的風機產量是50臺,低于原計劃的70臺。但因為受災的配套部分相對比較簡單,且風電在制品有一些儲量,產能將很快得以恢復。
除了損失較小的透平工業事業部將在三個月內恢復生產,東汽生產處處長王小強告訴記者,東汽目前主要進行三大措施:修訂在制計劃;落實外擴生產、租賃廠房;對急需在制品實施搬遷。
東汽漢旺區設備的搬遷工作進展順利。其中焊接分廠的隔板工段啟動搬遷最早,目前已經完成三分之一。還有約一半的轉子通過大型貨車謹慎吊運轉移。
葉片分廠的設備搬遷則已完成了60%,其中包括主要的數控設備。原東汽子公司樹脂公司的6000平方米廠房則成為葉片的臨時基地。去年底開建的一個葉片廠房,也將于兩個月內投入使用。葉片分廠在此次地震中損失巨大,設備直接損失達8000萬元。
截至5月30日,東汽所有分廠以及鑄造公司的外擴租賃廠房、外擴資源已全部落實完畢。其中,租賃的廠房主要集中在德陽天元、河東一帶,最遠的位置在什邡和廣漢。只有鑄造公司面臨的恢復生產壓力較大,需要走出四川省尋求資源。
記者了解到目前具體生產恢復的情況:焊接分廠的隔板工段已經在主機二分廠部分恢復;鑄鋼件的后期處理在德陽八角鋼廠恢復局部生產;鍛熱分廠已經租用了一個廠房恢復下料工序;葉片分廠局部恢復生產。
不過,東汽生產近期也將面臨一些難點,主要涉及隔板、轉子、超超臨界閥門、43英寸末級動葉片以及鑄造件配套、高溫焊接等方面。由此,東汽無疑將進一步加大與其他廠家的協作量。“我們爭取在三個月內,每一塊恢復到地震前70%~80%的產能,其他則依靠外擴。”王小強表示,除了一些零部件交給附近的廠家生產,目前也在聯系大重、日立、哈汽等大型企業,解決關鍵零部件的需求。
為恢復生產,東汽的人力資源部門也在積極規劃,將34名生產骨干、管理骨干從尚未恢復生產的部門補充到風電事業部。三個月內,東汽大部分一線員工將重新走上生產崗位,另外一些員工則積極參與企業組織的業務培訓,為新東汽做好人力資源準備。
盡管目前東汽的恢復生產主要圍繞已有項目、已有訂單展開,但同時東汽也將以“做大做強主業”來調整結構,壯大優勢項目,主動壓縮弱勢項目。用王小民的話說就是“我們現在就要為新東汽打基礎。”重建的總體規劃出臺后,此舉無疑將更有針對性。據了解,東汽將在兩年之內完成重建設。
風電設備的產能也受到此次災害的影響。有20%的風機配套件在漢旺和綿竹生產,40%的鋼板件被埋在了廢墟里。據東汽風電事業部總經理張生平介紹,5月份的風機產量是50臺,低于原計劃的70臺。但因為受災的配套部分相對比較簡單,且風電在制品有一些儲量,產能將很快得以恢復。
除了損失較小的透平工業事業部將在三個月內恢復生產,東汽生產處處長王小強告訴記者,東汽目前主要進行三大措施:修訂在制計劃;落實外擴生產、租賃廠房;對急需在制品實施搬遷。
東汽漢旺區設備的搬遷工作進展順利。其中焊接分廠的隔板工段啟動搬遷最早,目前已經完成三分之一。還有約一半的轉子通過大型貨車謹慎吊運轉移。
葉片分廠的設備搬遷則已完成了60%,其中包括主要的數控設備。原東汽子公司樹脂公司的6000平方米廠房則成為葉片的臨時基地。去年底開建的一個葉片廠房,也將于兩個月內投入使用。葉片分廠在此次地震中損失巨大,設備直接損失達8000萬元。
截至5月30日,東汽所有分廠以及鑄造公司的外擴租賃廠房、外擴資源已全部落實完畢。其中,租賃的廠房主要集中在德陽天元、河東一帶,最遠的位置在什邡和廣漢。只有鑄造公司面臨的恢復生產壓力較大,需要走出四川省尋求資源。
記者了解到目前具體生產恢復的情況:焊接分廠的隔板工段已經在主機二分廠部分恢復;鑄鋼件的后期處理在德陽八角鋼廠恢復局部生產;鍛熱分廠已經租用了一個廠房恢復下料工序;葉片分廠局部恢復生產。
不過,東汽生產近期也將面臨一些難點,主要涉及隔板、轉子、超超臨界閥門、43英寸末級動葉片以及鑄造件配套、高溫焊接等方面。由此,東汽無疑將進一步加大與其他廠家的協作量。“我們爭取在三個月內,每一塊恢復到地震前70%~80%的產能,其他則依靠外擴。”王小強表示,除了一些零部件交給附近的廠家生產,目前也在聯系大重、日立、哈汽等大型企業,解決關鍵零部件的需求。
為恢復生產,東汽的人力資源部門也在積極規劃,將34名生產骨干、管理骨干從尚未恢復生產的部門補充到風電事業部。三個月內,東汽大部分一線員工將重新走上生產崗位,另外一些員工則積極參與企業組織的業務培訓,為新東汽做好人力資源準備。
盡管目前東汽的恢復生產主要圍繞已有項目、已有訂單展開,但同時東汽也將以“做大做強主業”來調整結構,壯大優勢項目,主動壓縮弱勢項目。用王小民的話說就是“我們現在就要為新東汽打基礎。”重建的總體規劃出臺后,此舉無疑將更有針對性。據了解,東汽將在兩年之內完成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