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工程機械企業從跨國并購到國外設廠
2008-04-14 16:18 來源:中華機械網
2008年8月1日,中國《反壟斷法》即將生效。這部法律第三十一條規定:“對外資并購國內企業或者以其他方式參與經營者,涉及國家安全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審查。”這一規定背后,隱藏了太多的內容。而其中不可忽視的,就是中國工程機械面臨的跨國并購問題。
根據兼并與被兼并的主體來分,目前我國工程機械的跨國并購主要有兩種。一是外資企業對中國企業的并購;一是中國企業對外資企業的并購。兩種并購相關各方的利益不同,其目的和后果也各不相同。
在第一種并購中,被并購的國內企業,其愿意被并購的原因,無非幾個。一是資金缺乏,希望引進國外資金;二是希望獲得國外技術;三是希望獲得國外管理經驗;四是希望借助國外的品牌效應來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當地政府出于各方原因往往也積極推動這種并購。因此,有些國內企業甚至不惜自降身價,廉價賣與外資。這其實是缺乏全球意識的一種表現。
從工程機械的特點來看,其技術秘密與一般性的簡單生產,完全可以分割開來。例如材料使用、機械部件和系統的設計、信息系統的組合,都可以在外資總部完成,留給中國員工的,往往是照貓畫虎式的生產和裝配工作。從這個意義上說,很有必要進行一次調查,調查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兼并的過程中,中國籍員工新掌握的技術有多少。這也應是衡量外資兼并成果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真要逼迫外資開放技術,最好就是讓外資建立新廠,并處于中國企業的競爭之下,而不是讓外資兼并中國企業。
從資金來看,或許部分中國企業本身有一定的困難,但就整個宏觀環境來說,中國并不缺乏資金。因此,不應簡單地依賴外資。從管理、銷售和市場上來看,很多國內企業并沒有意識到,這幾個方面其實是自己的長處,而非自己的短處。一些國內企業雖然暫時難以做到高度規范的管理,但其渠道關系是扎實的,其市場也是數十年打拼的結果。而這正是外資所缺乏的。外資之所以愿意并購國內企業,也就是希望獲得國內企業數十年來建立的銷售渠道、銷售市場及基本的設備、廠房。
與外資兼并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對應的,是中國工程機械向海外的擴張。例如中聯重科兼并英國“保路捷”,長重機器收購德國“柯赫”等。其中“保路捷”研發的非開挖設備在世界開挖工程機械領域占有領先地位;德國“柯赫”為世界散裝物料輸送設備行業龍頭企業,其管式皮帶機產品市場占有率世界排名第一。恰恰是通過兼并別人,而不是被別人兼并的方式,我國企業才可能擁有一批國際知名的品牌和技術專利,提高我國企業的技術研發水平。
根據兼并與被兼并的主體來分,目前我國工程機械的跨國并購主要有兩種。一是外資企業對中國企業的并購;一是中國企業對外資企業的并購。兩種并購相關各方的利益不同,其目的和后果也各不相同。
在第一種并購中,被并購的國內企業,其愿意被并購的原因,無非幾個。一是資金缺乏,希望引進國外資金;二是希望獲得國外技術;三是希望獲得國外管理經驗;四是希望借助國外的品牌效應來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當地政府出于各方原因往往也積極推動這種并購。因此,有些國內企業甚至不惜自降身價,廉價賣與外資。這其實是缺乏全球意識的一種表現。
從工程機械的特點來看,其技術秘密與一般性的簡單生產,完全可以分割開來。例如材料使用、機械部件和系統的設計、信息系統的組合,都可以在外資總部完成,留給中國員工的,往往是照貓畫虎式的生產和裝配工作。從這個意義上說,很有必要進行一次調查,調查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兼并的過程中,中國籍員工新掌握的技術有多少。這也應是衡量外資兼并成果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真要逼迫外資開放技術,最好就是讓外資建立新廠,并處于中國企業的競爭之下,而不是讓外資兼并中國企業。
從資金來看,或許部分中國企業本身有一定的困難,但就整個宏觀環境來說,中國并不缺乏資金。因此,不應簡單地依賴外資。從管理、銷售和市場上來看,很多國內企業并沒有意識到,這幾個方面其實是自己的長處,而非自己的短處。一些國內企業雖然暫時難以做到高度規范的管理,但其渠道關系是扎實的,其市場也是數十年打拼的結果。而這正是外資所缺乏的。外資之所以愿意并購國內企業,也就是希望獲得國內企業數十年來建立的銷售渠道、銷售市場及基本的設備、廠房。
與外資兼并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對應的,是中國工程機械向海外的擴張。例如中聯重科兼并英國“保路捷”,長重機器收購德國“柯赫”等。其中“保路捷”研發的非開挖設備在世界開挖工程機械領域占有領先地位;德國“柯赫”為世界散裝物料輸送設備行業龍頭企業,其管式皮帶機產品市場占有率世界排名第一。恰恰是通過兼并別人,而不是被別人兼并的方式,我國企業才可能擁有一批國際知名的品牌和技術專利,提高我國企業的技術研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