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苹果影院,最猛狂野性欧美XXXX,伊人精品网,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登錄

環保是壓力更是機會

2008-02-26 14:35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IT經理世界》 雜志李娜/文

  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上演了一出國家間就二氧化碳減排問題的博弈。由于美國等國的不配合,巴厘島全球氣候變化大會一度陷入僵局,最終形成了一個只有時間表但不設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的“共識”。和當年拒絕簽署《京都協議》一樣,美國依然保持著“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不減排,美國不行動”的姿態。

  1997年簽署的《京都協議》規定,發達國家在2008~2012年開始履行二氧化碳減排義務。雖然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并不承擔減排義務,但作為全球二氧化碳第二大排放國,中國減排問題一直以來就是各種國際大會上討論的焦點之一。

  有預測表明,10年后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二氧化碳第一大排放國,而屆時中國同樣要承擔減排義務,這說明中國政府在未來面臨的減排壓力將更為沉重。與此同時,國內高污染高能耗的經濟增長方式所帶來的環境問題已經不容樂觀。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曾談到:“更現實的估計認為,環境損失占中國每年GDP增長的8%~13%。這就意味著,由于環境污染,中國幾乎失去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一切經濟成就。”

  國內外的重重壓力,使得全國范圍內的節能減排行動勢在必行。2007年6月,中國政府發布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這是中國第一部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性文件。同時,節能減排指標的完成情況也直接和地方政府官員的政績以及國有企業負責人的業績掛鉤,并實行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國家發改委已經牽頭制訂了詳細的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及考核實施方案。可見,中國政府正在通過最嚴厲的行政手段推動節能減排,中國媒體和社會輿論也掀起了節能減排的輿論熱潮。節能減排已不僅僅是個環保話題,而成為當前重要的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

  事實上,任何國家的環保產業都是個政策導向型產業,政府是標準的制定者和監管者,而作為“指標”分解的最后一個環節,企業是節能減排的最主要對象。那么,如何才能調動企業節能減排的積極性?除了政府監管外,經濟利益是更重要的動力。在具有環保經濟理解力的企業眼中,環保首先是個經濟問題,環保就是一本賬,是個大生意。據估計,在“十一五”期間,我國環保投資總額將達1.4萬億元。眾多企業開始意識到環保重壓下的商機。

  一批致力于為污染企業解決環保問題的公司開始活躍起來,它們是一批環保設備、技術和服務提供商。它們通過技術手段,為污染企業實現節能、二氧化碳減排、污水處理、電廠脫硫等。它們向企業推銷自己的產品或技術服務的旗號是“我能幫你省錢或賺錢”。這樣用生意經的思路來向企業推廣節能減排,讓企業看到實實在在的收益,節能減排就沒有了任何障礙。按照目前二氧化碳減排量每噸10歐元的價格,減排節省下來的二氧化碳減排量指標如果賣給發達國家,將是一筆不菲的收益。事實上,目前二氧化碳減排量的交易已經成為很多企業的收入來源之一。2006年全球碳減排交易規模已達300億美元,中國占了近1/3份額。外國投資者紛紛到中國購買減排指標。世界銀行研究表明,到2010年中國碳減排交易市場將占到全球的45%。

  這些環保企業通過技術手段幫助污染企業完成環保達標,增加額外收益的同時,更重要的是,由此也誕生了一個雖然新興但未來卻會迅速崛起的環保服務行業。“這個市場之大,就在于環保是在通過技術手段去解決各行各業的問題,因此在各個行業都存在商機。”青云創投的合伙人葉東早在6年前就意識到了這一點,而該基金也專門投資在清潔技術領域。

  節能減排雖然當前表現為政治問題,但其首先和主要還是經濟問題。在企業和投資人眼里,都是一部津津樂道的生意經。而當企業開始積極主動減排時,也是在為中國以后承擔二氧化碳減排任務時儲存指標。-

  2007年12月15日,在印尼巴厘島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通過的“巴厘島路線圖 ”其主要內容包括:大幅度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未來的談判應考慮為所有發達國家(包括美國)設定具體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發展中國家應努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增長,但不設定具體目標;為了更有效地應對全球變暖 ,發達國家有義務在技術開發和轉讓、資金支持等方面,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在2009年年底之前,達成接替《京都議定書》的旨在減緩全球變暖的新協議。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