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生產技術與裝備導向性政策開始制訂
2007-12-26 16:02 來源:中國工業報
一份旨在促進煤礦企業提高裝備現代化、系統自動化水平,淘汰落后技術與裝備的政策文件正在制訂當中。
據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巡視員許之敏日前介紹,在這份名為《煤炭生產技術與裝備政策導向》(以下簡稱《政策導向》)的制訂中,國家有關方面計劃按照依靠科技進步、資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少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提出針對不同地質條件、生產規模的生產系統予以鼓勵、推廣、限制和禁止使用的技術和裝備政策,進而規范煤炭生產行為、提高煤炭生產技術和裝備水平。
確立基本政策規范
我國長期缺乏一套完整的煤炭生產技術和裝備發展政策,一個比較明顯的特征就是在煤礦設計規范、有關生產技術規定中對生產技術和裝備缺乏必要的規范和約束,而在實際的礦井設計和建設中,生產技術和裝備的選擇帶有一定的隨意性,只要能勉強出煤,什么樣的生產技術和裝備都可以用。
許之敏認為,由于缺乏必要的規范、約束和引導,煤礦機械裝備制造體系的建立與完善,以及在煤礦生產領域科學確定生產技術與裝備都受到了很大影響。這也是制約我國煤炭生產技術與裝備水平提高十分重要的深層次原因。
為此,國家有關方面正在積極籌劃研究制訂煤炭生產技術與裝備政策,明確在不同的地質條件、不同的井型規模下,對煤礦各生產系統(環節)的技術和裝備,應當鼓勵什么、推廣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為提高生產技術與裝備水平確立基本的政策規范。
據悉,《政策導向》制訂完成后,將以表格的形式發布,便于對照應用。今后新建、改擴建和技術改造煤礦,必須依據《政策導向》,進行方案設計、選擇生產技術和設備。同時,正常生產的煤礦進行環節改造、設備更新,也必須依據《政策導向》,選擇先進適用的技術或設備。
區分四類技術與裝備政策
最近一個時期,國家發改委、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和煤炭科學研究總院組織部分專家進行了初步研究,并深入到開灤、淮南礦區進行實地調查,提出了煤炭生產技術與裝備政策研究制訂工作方案和結構框架。
據了解,《政策導向》在基本思路上將堅持區別對待、分類指導。重點是區分不同的地質條件,區分不同的井型規模,區分不同的生產系統(環節),技術與裝備明細區分鼓勵、推廣、限制、禁止四種政策。
據許之敏介紹,《政策導向》主要是列出不同地質條件下各生產規模、生產系統(環節)的技術(工藝)名稱、裝備(設備)類型,對具體裝備(設備)型號、生產廠家等不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