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催化智能制造市場百億擴容,ICT 廠商估值抬升邏輯顯現
2025-08-22 15:08 來源:IT之家
近日,中郵證券發布研報稱 AI 從商業和產業價值兩方面賦能制造業,25 年人工智能制造業應用在我國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141 億元。一方面,人工智能可覆蓋制造業全流程各環節,提高各環節自身運作效率,并可挖掘各單一環節所產生的數據信息,進而賦能整體的預測、生產、管理等,實現精細化管理。另一方面,在人工智能的賦能下,制造業從產品為中心向用戶為中心轉變、從剛性生產向柔性生產轉變,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成為制造業新服務模式。中郵證券建議關注聯想集團等企業。
智能制造產業飛速發展中,ICT 企業作為推動制造業智能化、數字化發展的基礎產業也將迎來發展機遇。作為中國科技制造企業的代表,聯想集團在實現自身智能化轉型的基礎上,還以 AI、5G、邊緣計算等技術,助力傳統制造企業加速向“智造”轉型。
AI 為智能制造注入更大增長空間
數字經濟時代,制造業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引擎,正以新型工業化為戰略方向,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加速邁進,使得智能制造成為發展趨勢。同時,伴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升級,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需求也日益增長,推動智能制造相關產業規模不斷擴張。
政策層面,工信部發布的《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提出到 2026 年,制修訂 100 項以上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的目標,加速標準落地、引領產業應用、深化國際合作,為智能制造深入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地方政府紛紛出臺政策鼓勵智能制造發展,例如近日上海市從加強產業應用與技術發展等方面,明確三年推動 AI 與制造業深度融合。
市場層面,伴隨著制造業加速轉型升級,我國智能制造取得了眾多實踐成果,最核心的表現是智能工廠作為智能制造重要應用場景迅速崛起。目前,據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名單,全球“燈塔工廠”總數已有 189 家,其中中國工廠數量占四成,居全球第一位。“燈塔工廠”被視為全球數字化智能制造的典范和工業互聯網深度應用的代表,通過采用前沿技術和創新管理模式,實現了生產效率極大提升和產品質量持續優化。工信部數據顯示,經過智能化改造,制造業研發周期縮短約 20.7%、生產效率提升約 34.8%、不良品率降低約 27.4%、碳排放減少約 21.2%。
業內人士認為,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制造業數智化轉型是構建新質生產力、催生新產業(300832)新模式新動能的關鍵抓手。當前,AI 技術加速升級迭代,并成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而智能制造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也正隨著以 AI 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升級,正打開廣闊的發展前景。
麥肯錫預計到 2030 年,中國等先進制造市場有望率先實現自動化革命。屆時,高價值且可延展的自動化技術將全面應用于端到端業務流程,智能工廠具備完全集成的 IT / OT 技術棧,無處不在的高階數據分析成為新常態,基于標準化解決方案的半開放式平臺生態應用普遍,數字化集成和 AI 賦能的人機結合運營模式全面實現,大幅提升制造行業生產效率。賽迪顧問指出,AI 的持續發展使得智能制造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張,未來 10 年預計為制造業帶來 4 萬億美元的增長空間;定制化生產與服務化轉型正成為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引領制造業智能化升級
智能制造市場需求井噴,企業作為核心主體也迎來發展良機。以聯想集團為代表的高科技制造主體,以科技創新為基,通過參與智能制造建設、應用智能技術賦能其他企業轉型升級,正在承接產業擴張紅利。
聯想集團本身是制造業出身,深耕產業多年,在智能制造方面沉淀了深厚的經驗。比如在智能工廠方面,作為實現智能制造的重要載體,聯想集團已在中國構建了覆蓋多地區的智造工廠。
具體而言,聯想集團以深圳、武漢、合肥、天津等區域為輻射,構筑了“東西南北中”智能制造全方位布局。其中,合肥產業基地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智能計算設備研發和制造“燈塔工廠”,聯想集團合肥產業基地以 3 億臺 PC 的里程碑,不僅刷新了聯想制造的新紀錄,更成為全球出貨數量最多的單體個人電腦工廠之一;天津智慧創新服務產業園則是 ICT 行業首家“零碳工廠”;武漢產業基地是聯想移動終端制造最大、最先進的自有工廠;深圳南方智能制造基地則是聯想集團全球“母本工廠”,9 大高自動化率標桿線和 12 大智能制造系統時刻運轉,14 秒下線一臺電腦,年產智能產品 1600 萬臺。
作為一家高科技制造廠商,聯想集團尤為注重前沿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推廣,如在當前 AI 技術浪潮下,聯想集團全面布局 AI,在具體的應用上,聯想集團布局“AI+”引擎,推進“AI 向實”,助力制造業、金融、醫療等各行各業落地 AI 驅動的智能化升級。迄今為止,聯想集團已幫助伊利集團、吉利汽車、中聯重科(000157)、江淮汽車(600418)、寧德時代(300750)、三一重工(600031)等大型制造企業推進智能化轉型。
近期發布的財報顯示,聯想集團主業實現營收、利潤雙位數增長,在 AI 領域的布局已開始步入收獲期,收獲了多家券商看好。光大證券認為聯想集團估值具備進一步抬升機會,維持“買入”評級。太平洋證券指出 AI 商業化落地有望加速,重點推薦聯想集團等。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以及我國推進新型工業化背景下,智能制造相關產業規模持續增長。以聯想集團為代表的龍頭廠商,將在中國“智造”轉型大潮中收獲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