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苹果影院,最猛狂野性欧美XXXX,伊人精品网,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登錄

機械工業半年報:穩中向好態勢延續 全年增速預計5.5%

2025-08-05 11:17 來源:中國證券報

8月4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召開2025年上半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形勢信息發布會。上半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產品產銷平穩增長,對外貿易展現韌性,創新活力加快釋放。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羅俊杰預計,下半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將延續穩中向好的總體態勢,全年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在5.5%左右,對外貿易保持基本穩定。

新華社圖片

主要經濟指標實現較快增長

羅俊杰介紹,上半年,機械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實現較快增長,為完成全年目標打下了良好基礎。

產業支柱地位穩固提升。截至6月底,機械工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13.6萬家,較上年同期增加0.6萬家,占全國工業的26.2%,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資產總計達40.4萬億元,同比增長6.6%,占全國工業的22%,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

增加值穩定增長。上半年,機械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增速高于全國工業和制造業2.6個百分點和2個百分點,為穩定經濟大盤、提振工業經濟發揮積極作用。

機械工業主要涉及的五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增加值均實現同比增長。其中,汽車和電氣機械行業實現兩位數增長,增速分別為11.3%和12.2%,引領機械工業的增長。

羅俊杰對記者表示,在存量政策與“兩新”政策加力擴圍疊加效應下,國內市場需求改善,帶動機械工業產品產銷形勢整體好于上年同期。

其中,汽車產銷穩定增長,上半年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562.1萬輛和1565.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5%和11.4%;電工電器相關產品產銷兩旺,上半年發電機組產量同比增長60.5%,太陽能電池產量同比增長18.2%,變壓器、高壓開關設備、電線電纜等輸配電領域代表性產品產量增勢良好。

創新活力加快釋放

羅俊杰介紹,上半年,機械工業堅持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和產業轉型升級,創新活力加快釋放,新動能新優勢繼續壯大。

其中,新興產業帶動作用增強。上半年,機械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行業合計實現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增速分別比機械工業整體高1.3個百分點和5.4個百分點,占機械工業的比重分別達82.8%和82.6%,較上年同期分別提高1個百分點和3.9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裝備、節能環保裝備、高端裝備制造等相關產業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增速均明顯高于機械工業總體水平。

綠色轉型步伐持續加快。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持快速增長,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96.8萬輛和693.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1.4%和40.3%。清潔能源裝備高速發展,助力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上半年,風電機組產量增速超過70%,占發電機組產量的比重超過一半;新增發電裝機中,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占比高達89.9%。

外貿出口保持較快增長。羅俊杰表示,上半年,面對更加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與外貿形勢,機械工業頂住壓力、有效應對,對外貿易穩定增長、展現韌性。

據海關數據匯總,上半年,機械工業完成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5976億美元,同比增長7.1%。其中,進口額1316.6億美元,同比下降8.2%;出口額4659.4億美元,同比增長12.4%。實現貿易順差3342.8億美元,同比增長23.3%,占全國貨物貿易順差的57.1%。

回穩態勢仍需鞏固

“上半年,機械工業面臨的環境更趨復雜嚴峻,行業運行仍存在一些困難與挑戰,回穩向好的基礎仍需穩固。”羅俊杰表示。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項調查中企業反饋,二季度以來國外采購商訂貨更加謹慎,企業接單也面臨關稅擾動和匯率波動的多重風險。下半年“穩外貿”面臨壓力。

同時,受多重因素影響,市場需求出現波動,回穩態勢仍需鞏固。專項調查中66%的企業反饋存在訂單不足的問題,在手訂單增速回落、短單居多、出口訂單收縮的趨勢均進一步加劇。

在羅俊杰看來,下半年機械工業仍面臨不少風險挑戰。但也要看到,宏觀政策和產業政策持續加碼。羅俊杰透露,工信部即將印發機械、汽車、電力裝備等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著力提升優質供給能力,優化行業發展環境,推動行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羅俊杰告訴記者,上述穩增長方案將著力推動行業科技創新、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品質量與品牌、引導行業企業更好“走出去”、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

另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對記者表示,依據現有政策安排,新能源汽車免購置稅優惠面臨退坡。其中,購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間的新能源汽車,將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該政策預期可能會刺激消費者在今年下半年提前購車。

羅俊杰認為,保障機械工業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平穩增長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行業發展的內生動力依然強勁。綜合判斷,下半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將延續穩中向好的總體態勢,全年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在5.5%左右,對外貿易保持基本穩定。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