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苹果影院,最猛狂野性欧美XXXX,伊人精品网,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登錄

工控通訊領域的饕餮大餐――記2007工業以太網發展與應用論壇

2007-09-11 13:36 來源:控制工程中文網

全面的以太網產品和解決方案
  作為工業以太網的領先供應商,來自企業的幾位演講嘉賓分別從各自的角度,展示了全面的工業以太網解決方案。首先登場的,是菲尼克斯電氣集團自動化海外銷售經理Ingolf Sieslack先生,他從工業以太網的歷史和發展趨勢切入,介紹了工業以太網的離散的概念、冗余技術。他指出,工業以太網必須能夠在下列工業環境中正常運行:溫度-40°C到+60°C,強電磁干擾、高強度振動和沖擊、離散通訊結構;同時,還要安全保密并且節約成本。以太網的冗余網絡結構滿足RSTP 802.1w標準,與辦公室網絡兼容,菲尼克斯的冗余環最大支持57個交換機、最大1000個終端設備,自愈時間100ms-500ms。接下來,Sieslack先生介紹了基于以太網的PLC診斷和監測,它使用IEEE 802.1ab協議,可以用來診斷和改正錯誤位置、改進項目計劃以及設備更新。千兆以太網技術也出現在Sieslack先生的演講中,這項技術可以用于構建更快的系統和主干網。基于此,菲尼克斯電氣中國公司自動化服務中心的高級講師吳勇志先生,介紹了菲尼克斯電器的以太網產品的應用和配置。菲尼克斯提供全系列的工業以太網產品,包括:MMS系列模塊化、MCS系列緊湊型、LM系列寬溫型管理交換機、FL SWT網絡管理軟件、FL系列增強型、SF系列標準型、SFN系列超薄型交換機、以及各種集線器、安裝工具和附件。另外,菲尼克斯還提供基于以太網協議的無線解決方案,包括:無線局域網、藍牙接入點、無線MUX和無線IO。

    來自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的姜傳輝先生,介紹了Profinet工業以太網標準。Profinet使用TCP/IP協議,已成為國家指導標準(GB/Z 20541-2006),它具有與IT相同的通訊結構和快速的響應時間,遵從IEEE 802.3標準的報文格式,通過實時預處理實現高性能,通過帶寬分配和工程分段實現等時同步數據通訊,通訊周期時間達到<<1ms,抖動誤差<1μs。通過Profinet,控制周期的同步可以達到總線周期水平,控制環閉合,并且可以等時同步獲得設備的精確位置值。
    MOXA集團的馬鋒先生和萬可電子(天津)有限公司的陳崗先生,也分別介紹了各自公司推出的以太網產品。馬鋒先生首先指出,環形以太網拓撲結構具有高冗余能力、低布線成本以及系統維護容易等優點,然后介紹了MOXA新近推出Turbo Ring網絡協議,它的優勢在于:一、速度:200臺設備滿載運行時,系統回復時間小于20ms;二、彈性:可以自由搭配MOXA全系列網管型交換器、自由挑選Ring Port和線材、自由指定冗余線路;三、使用便利,具有多樣便利的軟件設置方式、DIP設置方便現場施工人員。而根據陳崗先生的演講,萬可生產17種總線和工業以太網控制器/適配器產品,包括支持MODBUS/TCP/UDP的工業以太網適配器750―342、控制器750-842,另外支持Ethernet/IP的控制器750-841和適配器750-341,支持Profinet的控制器750-340,符合SERCOS III V.1.20協議和SERCOS-safety協議的以太網適配器750-351,支持Powerlink的現場總線適配器750-350以及各種工業以太網交換機758-801/806/802/803等等。
  由上可見,工業以太網的產品靈活多樣、種類層出不窮,用戶選擇的余地很大。

工業以太網的安全和性能分析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為本次論壇特意邀請了兩位來自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科學家和教授,他們都是國際工業網絡通訊領域的專家。其中,James Moyne博士的演講題目是網絡的比較策略:控制、診斷和安全,這是基于密歇根大學可重置制造系統工程研究中心(ERC-RMS)的研究。研究關注以太網的三個功能領域:控制、診斷和安全,探索了以太網在工廠中提供實時性的能力,因為這與上述三個方面的能力都息息相關。密歇根大學的研究者們設計了一個工廠網絡模擬器,它模擬出完美的實時性對網絡和網絡節點的要求。研究發現,根據應用環境的要求,控制功能、診斷功能和安全功能,可以集成在同一個網絡之中,或者分割在兩個或者三個網絡里。而成本則取決于網絡的設計。Moyne教授還指出,將診斷信息融入安全系統,是改進安全解決方案的一個全新的發展方向。

[page_break]

  另外一位是Dawn Tilbury教授,她關注于工業以太網在基于網絡的控制系統中應用的性能分析。她的研究開始于注意到工程師在評估以太網性能時面臨的窘境,使用的方法是實驗分析。Tilbury教授認為考慮使用以太網I/O的一個關鍵因素在于終端對終端的表現,不僅要考慮網絡延遲,還要考慮軟件延遲;不僅要僅僅考慮延遲,還要考慮不同次延遲之間的差異。諸如運動控制之類的高速以太網I/O應用,需要實時協議(IEEE 1588)以及能夠提高協同實時性和時間戳記的控制方法。
  赫思曼電子(上海)有限公司郝培先生的演講,也著眼于工業以太網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實時性。他指出以太網的實時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是相互影響的,并列舉了提高可靠性的冗余技術:HIPER-Ring、鏈路聚合、網絡耦合以及赫思曼工業路由冗余協議-HiRRP。接下來,郝培提到了以太網典型的安全威脅:在傳輸過程中數據被截獲或讀取、黑客連入通信并偷聽或使用數據、可用性攻擊、病毒攻擊等等,以及實現安全性的種種手段:VLAN、對交換機網管的訪問控制、防火墻、安全認證、病毒防護等。對于實時性,研究列舉了四大標準:響應時間、抖動、同步性和吞吐量,并指出這是以太網達到確定性的必然要求。
  論壇結束之后,主辦方派發了禮物并且抽取了獎品,參會的觀眾滿意而歸。若要了解更多的關于此次論壇的信息和嘉賓的演講內容,請訪問www.cechinamag.com2007工業以太網發展與應用論壇專題。

(作者:劉一騮)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