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24年一季度自動化市場繼續承壓——傳統行業回暖緩慢,新興行業下滑
2024-05-08 10:31 來源:MIR睿工業
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自動化整體市場銷售額783億,相對于去年同期微幅下降1.5%,一季度同比數據連續兩年下滑,整體市場仍處于低迷階段。根據MIR DATABANK歷史數據對比發現,一季度絕對值一般是全年高峰,而后三個季度絕對數值往往會呈現下滑趨勢,市場形勢仍不容樂觀。
2021Q1-2024Q1各季度中國自動化整體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MIR DATABANK)
* 整體市場數據中的產品線主要包含:HMI、數控系統、傳感器、控制器、變頻器、智能制造、工業元器件、過程自動化、運動控制。
那么相比2023年,2024開年自動化市場發生了哪些變化?各下游行業表現如何?從中國自動化企業一季度年報能看出哪些發展趨勢?自動化整體市場在2024年后三個季度的走向主要看哪幾個方面?MIR將一一進行剖析。
2024年一季度自動化市場變化及動態一覽:
1、 OEM市場僅個別行業增長,整體市場仍依靠項目型市場拉動。
2、 鋰電、光伏需求收縮,3C電子市場有回暖跡象,但下游行業整體復蘇仍不明顯。
3、 交流伺服、低壓變頻器、HMI等產品線連續五個季度負增長,內需持續不足,回暖還需政策支持。
4、 十家中國自動化上市企業公布財報,挑戰與機遇并存。外企裁員潮,遭受國際緊張局勢和中國自動化崛起的雙重夾擊。
5、 2024全年預測:回暖主要看哪幾個方面?
01
整體市場依賴項目型市場拉動
OEM個別行業實現增長
工業自動化市場按下游行業可分為項目型市場與OEM市場,項目型市場代表性行業包括冶金、化工、石化、電力、造紙等,OEM市場代表性下游行業包括鋰電池、硅晶、紡織化纖、印刷包裝、物流設備等。2024年一季度OEM市場同比下降7%,項目型市場增長2%。
(數據來源:MIR DATABANK)
從細分行業來看,OEM市場僅紡織、包裝、工業機器人、暖通空調等8個行業實現正增長,項目型市場僅石化和電力下滑,分別下降20%和4%。
項目型市場在2024年一季度增長主要是受到基建相關行業的拉動,而OEM型市場下降主要由于中國國內經濟明顯下滑,多行業需求顯著下行;國際層面,全球經濟不景氣,外需增長持續放緩也對中國外貿增長產生較大影響。
02
鋰電、光伏產能過剩,增速放緩
3C電子市場有回暖跡象
2023年,以晶科能源、隆基綠能為首的光伏巨頭在光伏產業鏈各大環節大幅擴張,導致多個核心環節產能均已出現階段性過剩。2024年3月以來,光伏產業鏈上游環節硅料、硅片、電池片價格再次陸續下滑。電池下游行業情況基本也是如此,2024年一季度二者同處于下滑狀態。
MIR DATABANK在2024年一季度數據監測時進一步驗證了這一走向。根據對伺服、變頻器、PLC、HMI等主要產品線的下游數據統計中發現,電池和光伏與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下降;而沉寂已久的電子制造行業,反而呈上漲趨勢。
(數據來源:MIR DATABANK)
電子制造這一增長變化主要是由于在全球智能手機存量競爭的背景下,手機硬件創新的焦點正從光學攝像向折疊屏轉移,2024年一季度折疊屏手機訂單的增加成為主要拉動力,同樣的還有蘋果Vision Pro的生產訂單也起到了一定拉動作用。
除了技術更新外,3C電子正迎來新的產品周期,包括手機、平板在內的一系列產品都在進行新一輪更新換代。隨著通脹緩解推動新興市場需求復蘇,以及人工智能吸引終端用戶購買高端設備,2024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有望反彈,全球手機和PC市場的重新進入正增長區間,以及由此帶動的行業投資也在不斷增長。其中,印度、中東和非洲等新興市場將成為智能手機市場的主要增長動力。據公開信息顯示,iPhone在全球保持穩定需求,而華為繼續保持其在中國市場的強勢地位,尤其是隨著其 5G 麒麟芯片組的發布。據了解,華為的強勢競爭力導致 2024 年一季度 iPhone 在中國的銷量下降。
03
交流伺服、低壓變頻器、HMI等產品線
連續五個季度同比負增長
在2024年第一季度,整體工控行業面臨挑戰,特別是在交流伺服、低壓變頻器、和HMI(人機界面)這幾個關鍵的產品線上。連續五個季度的同比負增長反映出市場需求的整體下滑,在不同的行業和市場中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影響。
(數據來源:MIR DATABANK)
低壓變頻器:綜合OEM與項目型市場,除個別行業如紡織、暖通空調、橡膠、市政、化工行業之外,絕大多數行業一季度均處于下滑狀態,機床-木工下降幅度接近30%。市場大環境不振,導致低壓變頻器整體業績有所下滑。
交流伺服:2024Q1,通用伺服市場呈現小幅下滑趨勢。多產業投資熱情下降,相關需求下滑顯著。僅3C相關產業需求有所回升。大部分廠商供應鏈表現穩定,外資廠商在積極進行國產化布局。
HMI:新能源相關的行業由于終端投資放緩,下滑幅度明顯;傳統行業中的廠家銷售額與2023年1季度基本持平,略有增長。
PLC:一季度,PLC下游需求疲弱,廠家銷售額下滑。新能源相關的行業由于終端投資放緩,下滑幅度明顯;傳統行業的廠家銷售額與2023年1季度基本持平,略有增長。大部分廠商已恢復正常生產供應能力。歐美廠商的經銷商端的庫存積壓水平依然較高,導致市面上現貨較多,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歐美廠商的經銷商訂貨的積極性也比較低。
面對持續的市場挑戰和下游需求疲軟,政府已逐步落實以舊換新的政策,旨在刺激市場需求并提振工控行業的發展。這一政策的實施可能會在未來幾個季度內帶來市場需求的復蘇,對整個行業產生積極的影響。
04
十家中國自動化上市企業公布財報
頭部外資企業裁員,遭受雙重夾擊
年報的內容往往反映了企業在過去一年內的經營情況、財務狀況和發展趨勢。“挑戰與機遇并存”,是當前中國自動化行業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MIR匯總了10家中國自動化上市企業在2023年的主要財務信息。
10家中國自動化上市廠商2023年主要財務信息
(信息來源:MIR 睿工業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對十家上市企業的2023年年度營業收入分析,匯川技術營收超過百億元,中控技術、英威騰、信捷電氣、雷賽智能、合康新能、偉創電氣和禾川科技營收在10億到100億元區間內,正弦電氣和步科股份營收在3億到10億元區間內。總的來看,10家企業營收均實現了同比正增長。
在歸母凈利潤方面,有5家企業實現了同比正增長,其中匯川技術、中控技術、偉創電氣和英威騰的表現尤為突出。另外,有5家企業的歸母凈利潤出現了增速下滑,其中合康新能的下降最為顯著,下降958.43%。
近日,2024年中國自動化上市企業一季度報也陸續出爐。相比于2023年,這些企業的業績又有哪些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下:
10家中國自動化上市廠商2024年Q1主要財務信息
(信息來源:MIR 睿工業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2024年一季度報中,有7家企業營收實現同比正增長,3家企業負增長;歸母凈利潤方面,6家企業實現同比正增長,4家企業出現下滑;1家企業呈現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大部分在2023年報表現平穩的企業,2024年一季度發揮依舊穩定。
企業表現分析:
- 匯川技術在通用自動化板塊、新能源汽車和國際化板塊業務上取得了穩步增長,成為推動整體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
- 中控技術在傳統優勢行業穩步增長的同時,新應用領域拓展成果豐厚,海外訂單也有突破。
- 偉創電氣通過加大研發投入,不斷優化產品設計方案和成本結構,實現了降本增效。
- 英威騰在市場拓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特別是在工業自動化項目型市場上取得了突出表現。
整體來看,自動化市場仍面臨挑戰,2023年工業自動化市場整體增長乏力,新興領域鋰電和光伏行業均出現收縮、外需走弱,自動化市場復蘇的時間和速度存在不確定性。盡管中國自動化企業在2023年顯示出正增長的營收表現,但這并未完全抵消行業內的各種挑戰和不確定性。2024年一季度,中國自動化市場進入去庫存后期,但是供應商新增訂單需求依然疲弱,除頭部以外的上市企業能否在后三個季度迎來好轉仍是未知數。
在全球范圍內,自動化行業的競爭和市場需求的波動同樣影響著外資企業。例如,日本的電子電氣設備制造商歐姆龍,也面臨著類似的逆境。2024年2月底,日本電子電氣設備制造商歐姆龍宣布在2024年裁員2000人,其中日本國內1000人,海外1000人。據《日經新聞》報道,這是歐姆龍 90 年歷史上的第二次大規模裁員,超過了 2002 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后的1460 人裁員。
據了解,歐姆龍在最新的2023年財政預測(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中將綜合凈利潤預期同比削減了 98%,降至 997.6 萬美元。業績預測下調反映出許多需要改進的問題,顯而易見,歐姆龍對待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案包括減少人員開支。
盡管有其深厚的行業背景和技術積累,歐姆龍仍不得不在2024年初宣布大規模的裁員計劃。這一現象反映出即使是市場領導者也需在全球經濟的壓力下進行調整,以應對持續的市場收縮和成本壓力。
05
2024全年預測
回暖主要看哪幾個方面?
在全球經濟爆發加劇的當下,中國面臨的外需不足問題日益凸顯。為了應對這一挑戰并鞏固鞏固經濟基礎,中國采取了一系列內部刺激措施,近期出臺的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會逐步落實。截至2024年4月25日,多地多部門出臺政策支持“更新換新”;其中,自然資源部近日印發《關于加強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裝備建設的指導意見》,該文件提出,形成一批找礦裝備替換清單,引導勘查單位逐步進行裝備替換;與此同時,北京、天津、山東、內蒙古、福建等多地相繼出臺當地的實施方案或推進相關工作落地。
此外,政策還涵蓋了增強國家戰略資源保障和提高全民生活質量等多方面內容。
2024年,科技安全,國防安全,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節能減碳,設備換新,環境保護,基礎保障,一帶一路將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這些重點領域的發展不僅有助于解決當前面臨的外部壓力,也將為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2024年后三個季度自動化整體市場能否回暖,還要看以下關鍵領域。
(來源:《2024年第一季度自動化整體市場解讀報告》,更多內容關注MIR DATABANK)
END
總的來說,面對自動化市場增速的放緩、國產化替代的加速及產業轉移,自動化領域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節點上。這一階段既是挑戰,更蘊含深厚的機遇,要求企業加強自主創新、擁抱技術變革,并靈活應對全球市場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在這一轉型期,自動化行業的發展將不僅僅依靠追求技術的高速增長,而是更加注重持續性、穩定性和生態的構建,為未來的繁榮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