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0年,工業電氣化將推動全球用電14700太瓦時
2023-07-28 17:08 來源:ABI Research
全球技術咨詢公司ABI Research的數據顯示,全球企業用電量預計將從2023年的11579太瓦時增長到2030年的14704太瓦時,其中亞洲的份額同期從50%增加到57%。
這一增長大部分將由垂直行業的廣泛電氣化推動。
“企業和行業的用電量都會急劇上升,因為大家都開始全面擁抱各種各樣的用“電“的設備,包括員工的、商業用途的電動汽車,電動加熱、通風和冷卻系統,倉庫和制造廠的AGV和移動機器人,以及部署在采礦場、港口、機場和園區的電動重型設備和自主車輛等。" ABI Research 垂直與終端市場副總裁 Dominique Bonte 解釋道。
垂直行業將越來越依賴不間斷的高質量電能供應,以持續運行其關鍵任務流程,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正常運行時間和相關盈利能力。
通過不間斷電源 (UPS) 系統可以避免因短暫電源中斷而造成的設備損壞,從而實現管理性關機和保存關鍵數據。
對于更長時間的停電,電池儲能系統 (BESS) 可以提供更長的自主性,通常與現場微電網結合使用,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并通過其固有的獨立于公共電網的特點提供額外的彈性。
在電氣化和現場發電方面,以下行業是智能能源的領導者:
- 采礦作業- 電動采礦運輸車(WAE Technologies、Fortescue Metals Group 和 Liebherr);DC-DC轉換器和充電基礎設施;現場太陽能發電廠和電池存儲,其中許多由日立能源供電(西澳大利亞 - Agnew 金礦、Sandfire 的 DeGrussa 礦、紐曼的Roy Hill 礦區;印度尼西亞 - Indo Tambangraya Megah 的 Bontang 礦)。
- 數據中心 -所有主要數據中心和云運營商均承諾到 2030 年(谷歌、微軟、IBM)或 2040 年(亞馬遜)通過現場可再生能源發電和/或電池存儲實現完全脫碳,以避免使用柴油發電機。
- 制造工廠、倉庫和供應鏈——屋頂光伏板和電池存儲(日立中山變壓器制造基地工廠擁有1.2兆瓦光伏產能和1兆瓦電池儲能能力);氫動力叉車和物料搬運設備;凈零配送(亞馬遜);食品和藥品冷鏈。
所有主要的智能能源技術公司,包括西門子、通用電氣、日立、ABB、霍尼韋爾和施耐德電氣,都在積極瞄準垂直行業,將其作為新的業務擴張戰略的一部分,超越其傳統的能源公用事業客戶群,從而使企業和行業踏上自己的智慧能源之旅。
這些發現來自企業和行業智慧能源報告,該報告是ABI Research公司企業和行業智能能源研究服務(包括研究、數據和ABI Insights等)的一部分。分析報告基于廣泛的初步訪談,對特定技術的關鍵市場趨勢和因素進行了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