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苹果影院,最猛狂野性欧美XXXX,伊人精品网,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登錄

堅定信心于變局中開新局——寫在2023年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召開之際

2023-01-11 11:10 來源:中國電子報

三一重工北京樁機工廠

  2023年1月1日上午8點30分,注定將被鐫刻在歷史的年輪上。在上海虹橋機場的跑道上,一架煥然一新的大飛機騰空而起。這是中國東方航空全球首架C919客機2023年首飛,也是自2022年12月26日以來,C919的第9架次驗證飛行,國產大飛機正大步邁向市場化運營。從無到有,C919已成為我國工業經濟一張嶄新的名片。像C919這樣的大國重器還有很多,它們正不斷擦亮我國工業高質量發展底色。

  白色沖壓機床被送料履帶機串聯,切料、打孔、沖壓“一氣呵成”,無需人工操作;箱體通過履帶機向前移動至固定區域,提升機迅速上升,精準地將箱體運送至總裝車間……在5G賦能下,每15秒就有一臺洗衣機下線。2022年8月18日上午10點18分,隨著第一臺全自動單洗滾筒洗衣機下線,美的集團洗衣機荊州產業園正式投產,標志著全球首個家電制造領域的“5G全連接工廠”全面投入運行。中國作為制造大國正在加速向制造強國邁進。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關鍵在振興制造業。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制造業已形成完備產業體系,制造業規模占全球比重約30%,連續13年位居世界首位,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打下了堅實基礎。”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金壯龍表示。

  穩定:工業筑牢經濟“壓艙石”

  “穩”是2022年工業經濟鮮明底色。2022年,我國積極應對多種超預期因素沖擊影響,通過出臺落實振作工業經濟系列舉措,全力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工業經濟有效發揮了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壓艙石”作用,發展質量穩步提升。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構成,是構筑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所工業室主任付保宗表示,“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企穩回升關鍵窗口,也步入爬坡過坎的階段,繼續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既能為穩住宏觀經濟大盤發揮關鍵作用,又能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3%。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7%,企業銷售總體保持穩定增長。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8%和6.2%。制造業占GDP比重基本穩定,發揮了工業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壓艙石”作用。

  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通堵點、暢循環、強弱項,2022年以來,我國搭建汽車、集成電路、醫療物資等協調平臺,加快布局建設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不斷增強。

比亞迪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抵達南美國家哥倫比亞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力軍。我國經濟正處于企穩回升關鍵窗口,我國中小微企業量大面廣,是穩經濟的重要基礎。2022年以來,在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辦公室各成員單位密切配合,出臺了一系列紓困解難的政策措施,助力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2022年1-11月,規上工業中小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

  提升:高質量發展步履鏗鏘

  如果“穩”是2022年工業經濟鮮明底色,那么“進”則是昂揚旋律,奏響了工業經濟創新發展奔涌向前的進行曲。

  “我國是制造業大國,產品門類齊全的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實現制造強國,智能制造是發展的必經之路。”中國工程院院士馬玉山表示。

  轉型升級從量的角度看,2022年1—11月,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分別超出工業、高技術制造業4.5和0.3個百分點。軟件業務收入9.46萬億元,同比增長10.4%。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達到25%。2022年新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328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累計超過7萬家。5G基站建成開通數量超過228萬個,千兆光網具備覆蓋5億戶家庭的能力,實現了“市市通千兆”“縣縣通5G”“村村通寬帶”。我國已經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光伏產業鏈,多晶硅、硅片、電池片和組件在全球產量占比均超過70%。

美的洗衣機荊州產業園總裝車間已實現高度數智化

  轉型升級從質的角度看,工業互聯網廣泛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工業APP數量近30萬個,制造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76%,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57.2%。國家級集群成為引領帶動重點行業和領域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截至目前,我國重點培育的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增至45個。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13個、高端裝備領域13個、新材料領域7個、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領域5個、消費品領域4個、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領域3個,覆蓋了制造強國建設重點領域。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數字經濟賦能實體經濟的作用日趨凸顯。

  保障:忠誠擔當踐行使命貢獻工信力量

  時間回到2022年10月,黨的二十大在雄壯的《國際歌》聲中勝利閉幕。工信部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最實舉措圓滿完成通信服務、網絡安全、無線電安全等大會保障任務。

  通信服務保障“全暢通、零故障”。網絡通暢穩定、業務高質可靠,有力保障開、閉幕會及新聞發布會、視頻轉播等大會重要活動,未發生網絡運行和業務服務故障。網絡安全保障“全防護、零差錯”。開展全行業安全隱患排查,做好風險監測,組織系列實網攻防演練,網絡安全、數據安全態勢總體平穩,未發生重大網絡安全事件。無線電安全保障則實現了“全保障、零干擾”。

  2022年有太多美好的回憶,北京冬奧會的場景仍歷歷在目。2022年3月13日晚,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在國家體育場“鳥巢”順利舉行,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以下簡稱北京冬奧會)正式落下帷幕。工信部按照北京冬奧會籌辦各項工作要求,舉全系統之力,精益求精、周密部署,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了工信系統承擔的各項保障任務,無線電安全、信息通信和網絡安全三大保障實現“零失誤”。

  在位于晉源區的山西太原藥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耳畔回蕩的是機器轟鳴聲,映入眼簾的是冬日暖陽下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制藥企業正加足馬力擴產能、保供給。

  “作為本土制藥企業,在這個關鍵時候,我們必須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用實際行動把抗疫保供工作落到實處,保障市場供應,為老百姓的健康保駕護航!”山西太原藥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趙霞堅定地說。

  疫情防得住,經濟發展才有后盾。工信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力以赴做好醫療物資生產保障工作,組織動員全國工信系統,加強統籌調度,搶抓生產,及時協調回應企業訴求。組織重點省份750余家重點企業,千方百計擴大企業產能產量,保證重點醫療物資生產供應能力,全力保障重點地區、重點人群疫情防控需求。

  展望:堅定信心終會起飛

  過去的一年,“三重壓力”持續顯現,超預期因素沖擊增加,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但我們要看到,挑戰與機遇并存,中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時與勢在我們一邊。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展望2023年的工業經濟發展趨勢,金壯龍表示,優化疫情防控政策,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疊加發力,將進一步提升市場信心,有效釋放市場主體的活力,釋放居民消費的潛力,釋放產業升級的動力,將進一步推動工業經濟積極恢復、穩步回升。

  企業家們對2023年發展充滿了信心。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2023年最大機遇在于扎根實體經濟,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的高度融合。

  “2023年光伏產業、風力發電、儲能等若能加大投資強度、投資力度,將產生很大的牽引力,一個新增長點,只要有熱點,往往會帶動一片、一圈經濟向快向好發展,在這個領域有文章,值得做好。”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對新的一年充滿信心。

  各地工信系統也鉚足干勁,信心十足。北京將把握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全面推進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設。廣東將深入實施“廣東強芯”工程、核心軟件攻關工程,進一步打造中國集成電路第三極。江蘇將堅持把集群培育作為主要抓手,加快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

  “我們要腳踏實地,擼起袖子加油干,相信我們隨著一段飛機般的滑跑,終會起飛!”金壯龍表示。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