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碼中長期貸款投放:銀行力挺制造業需要“新思路”
2020-06-12 17:28 來源:中國債券信息網
“加快對優質制造業企業的信貸投放和綜合金融服務,力爭實現全年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25%的增長目標。”民生銀行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快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的通知》,制定了上述增長目標。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大幅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推動制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此前,銀保監會也專門召開金融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座談會,并且加強監管評價考核、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引導和督促銀行保險機構加大對制造業支持力度。
《金融時報》記者了解到,隨著支持制造業發展政策紅利逐漸釋放,近期,工行、農行、興業銀行(15.970, 0.16, 1.01%)、民生銀行等相繼加碼了制造業貸款尤其是中長期制造業貸款的投放力度,且重點圍繞先進制造業、戰略新興產業、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領域,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資源傾斜,同時加強產品和服務創新。
制造業貸款投放創近年新高
“從前4個月看,制造業貸款投放開局良好,保持了良好增長態勢。”民生銀行有關負責人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
數據顯示,截至4月末,民生銀行制造業對公貸款余額2919億元,較年初增加250億元;制造業中長期對公貸款余額1150億元,較年初增加79億元。
“但長期貸款增速仍相對較低,還需加大中長期貸款支持力度。”民生銀行上述負責人進一步稱,為力爭實現25%的增長目標,該行將通過設立綠色通道、實施流程優化、強化產品賦能等方式,引導經營機構存量提升和增量拓展并重,不斷完善和提升制造業金融服務水平。
興業銀行近日也宣布,專項安排300億元貸款額度,并配套專項價格補貼,優化資產負債比例考核,鼓勵分行加大先進制造業企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這正是今年以來銀行業持續加碼制造業中長期信貸投放的一個寫照。“投向制造業、基礎設施業、服務業等關鍵領域的中長期貸款增速均創近期高點。”央行發布的4月份金融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末,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7.8%,比上月末提高1.1個百分點,是2011年3月以來的高點。其中,高技術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持續快速增長,月末余額同比增長39.9%,比上月末提高0.7個百分點。
高端先進制造業獲青睞
在銀行加大制造業信貸投放的同時,業內普遍較為擔心其存在的隱患。近年來,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下,制造業一直是銀行不良貸款的重災區。不過,從2019年數據來看,制造業貸款的不良率已得到有效控制。
根據多家上市銀行數據,截至2019年末,包括工行、農行、建行、交行等10余家上市銀行的制造業不良貸款余額均較上年末出現下降,同時部分銀行不良率也實現較快下降。
業內專家認為,這為下階段加大資金投放創造了良好條件。下一步,要在持續加大支持力度的同時控制好風險,這需要銀行進一步加強風險識別。
“政策上提倡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這對銀行的風控能力提出了很大考驗。如果銀行盲目加大信貸投放,可能會放大風險。”某股份行內部人士表示。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支持制造業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做強制造業,實現先進制造業的創新升級。對此,銀行業也應以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將貸款投放進一步向高端制造業傾斜。
這一“新思路”在多家銀行的近期實踐中有所體現。如為積極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行今年在全行開展“制造業金融服務提升年”活動,重點圍繞先進制造業、戰略新興產業、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領域,加大政策支持和資源傾斜,加強產品和服務創新。
農行也表示,緊抓重點領域,加快對先進制造業、新興產業和技術改造優質項目的營銷對接和貸款投放。“重點投向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醫藥制造、航空航天和鐵路裝備制造、儀器儀表制造以及電氣器材制造等先進制造業領域。”該行數據顯示,截至4月末,農行制造業不良貸款持續“雙降”,資產質量得到較好提升。
此外,興業銀行數據顯示,該行今年一季度高技術制造業貸款余額968.61億元,同比增長145.77%,占制造業貸款的比例為27.36%。
開拓服務新模式
“制造業生產的特殊性決定了其資金需求期限相對較長,同時制造業違約風險也相對較高。從實踐來看,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融資確實存在難度。”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認為。
曾剛對此建議,監管部門可以加強引導:“既然制造業需要長期資金,那么未來在風險容忍度上或者定向降準等方面,也可以考慮把制造業的這部分中長期資金納入考核。”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也認為,下一步可以探索制定專門針對制造業貸款的制度辦法和信貸計劃,創新制造業貸款考核獎懲機制,加大發債、上市等直接融資力度,建立更加有效的容錯糾錯機制,在防范風險的前提下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制造業的支持力度。
從銀行自身角度看,下階段則可以通過技術改進來提升風險識別能力,開拓制造業貸款的新模式。在這方面,商業銀行也有所探索。如農行為應對制造業發展新趨勢和產業鏈升級需求,近期創新形成了制造業“五大金融服務模式”,包括聚焦產業集群推廣“批量營銷服務模式”,依托工業互聯網推廣“平臺合作服務模式”,圍繞制造業核心企業推廣“產業鏈金融服務模式”,豐富大數據模型推廣“數字化金融服務模式”,針對金融脫媒和輕資產企業推廣“多元融資服務模式”。